發布時間:2017-09-08 人氣:15262 來源:admin
每個屯溪人都有一段關于屯溪老街的記憶,尤其是老街那大大小小、深深窄窄的巷子,一巷一個名字,一巷一段故事,隨便一拐彎都別有洞天。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這些神秘的巷弄,探尋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事。
立新巷:全長86米,寬1.4米,石板路面。據說舊時巷內多蝙蝠,原名蝙蝠巷。后又以該巷內住有八家富戶,改稱為八福巷。1966年更名為新風巷,1979年稱立新巷,巷內有戴震紀念館。
立新巷:戴震紀念館
勞動巷:是溝通屯溪老街與河街的主要巷道,從老街至濱江路,全長84米,寬1.5米,石板路面。舊時巷內開設有“源記貨?!保咇R到棧,多栓在巷內,故原名馬鋪巷。1966年改名為勞動巷。
新河巷:從屯溪老街至濱江路,全長86米,寬1.8米,石板路面。舊時以巷內開設有當鋪而得名為當鋪巷,1966改名為滅資巷。1979年復改名為新河巷。
漁池巷:原是屯溪老街與后街(現延安路)相通的主要巷道。現從屯溪老街至延安路,長98米,寬1.2面,石板路面。這條巷子最早為程姓所居,名程家巷。后因巷內設有魚池,故名為漁池巷,巷內有數幢特色鮮明的民居。
漁池巷
海底巷:與漁池巷平行,為溝通屯溪老街與延安路的主要巷道。全長86米,寬2米,石板路面。海底巷又名鞋底巷,是因該巷北窄南寬形似鞋底而名。稱海底巷,是因為這條小巷地勢低洼,雨后積水難排,戲稱“海底”。
李洪巷:與海底巷平行,全長76米,寬僅1米,石板路面。舊時巷內為李、洪二姓所居,故稱李洪巷。1966年改名為建新巷,后又恢復名稱李洪巷。
榆林巷:從屯溪老街至濱江路,全長95米,寬1.5米,石板路面。過去是新安江上游屯溪南港(率水)的上溪口和北巷(橫江)的漁亭航船的停靠碼頭與街市溝通的巷道,也是漁民出入集市必經之路,故名漁民巷,俗稱魚鱗巷,榆林是屯溪方言魚鱗的諧音。
還淳巷:與榆林巷平行,從老街至濱江路。全長98米,寬2米??垦睾拥南锟?,跨巷原建有一座閣樓,叫做“鴻樓”。樓下設有茶號,茶工們習慣稱為鴻樓下,“還淳”可能有兩種意思:一是從教化方面理解,還人們淳樸醇厚的風氣;二是新安江下游淳安人集中返鄉的水碼頭所在。
還淳巷
永新巷:與還淳巷平行,從老街到濱江路,全長93米,寬2米,石板路面。因過去巷內曾有專做小磨麻油的作坊,習慣上就稱為麻油巷。1966年改名為永新巷。
永新巷
風林巷:為倒丁字形,主巷呈南北向,從屯溪老街通至濱江路,總長195米,其中東西向100米,南北向95米,寬1米。石板、砂礫相間路面。早年巷邊有一處墳地,故稱墳靈巷,后以音易字,名鳳麟巷或風林巷。1966年改名為立新巷,1979年仍恢復風林巷。
梧崗巷:該巷由一條主巷和一條支巷組成,主巷呈南北向,從屯溪老街至濱江路??傞L263米,其中東西向支巷長174米,寬2米,碎石路面。舊時因巷內住戶植有梧桐樹,遂美稱為梧崗,取“鳳占梧崗”之意。又因巷內曾開設過當鋪,平民百姓通稱為當鋪巷。另有別稱為五福巷。
梧崗巷
德仁巷:呈南北向,全長104米,寬1米。舊時巷內有潘氏宗祠,祠毀后僅存地基,故名祠堂巷,又稱祠堂基巷。1966年改名為永紅巷。因老街巷口處有百年老店“同德仁”中藥鋪,1982年更名為德仁巷。
地盤巷:在屯溪老街中段北側,全長204米,寬1.2米,碎石、砂礫相間路面。原稱地棚巷,因原來巷口閣樓下有高出地面的石板小平臺,俗稱地棚,故名。后又因巷內有塊空地像面盤子,故又稱地盤巷。
地盤巷
楓樹巷:西起三馬路,東南轉至屯溪老街出口。全長350米、寬3.2米至6.5米不等,巷兩端為石板路面。數百年前,屯溪老街未發展到此地段時,屬鎮郊小道,也是水口所在,屯溪潘姓的祖墳地,因有楓樹而得名。又稱楓樹底。臨近老街巷口,正對一家泰來山貨店,俗稱為泰來巷。
除此之外,老街還有沿河巷、祁紅巷、利民巷、青春巷。走進街頭巷尾的老房子,青磚灰瓦、雕花窗欞、木質閣樓,一幢挨著一幢,偶遇老人家三兩一群,依著小巷,說方言話家常,夕陽的余暉打在臉上。所謂的“歲月靜好”大概就是這樣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