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許老街一個美好的未來

        發布時間:2017-08-29 人氣:10294 來源:admin

        1.未來的老街

        萬國慶(黃山市城鄉規劃局局長) :

        未來20年怎么辦? 我們要制定一個好的規劃,對下一步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標準和要求,至少要參照世界遺產的目標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把老街作為歷史文化的一個樣本,才能把老街榜樣豎起來。

        汪煒(市政協教科文衛體主任):

        我在屯溪長這么大,感覺屯溪建設不是越來越大了,好像屯溪現在是越來越小,小到了幾乎沒有立足的地方。過去屯溪老街,有山有水,現在已經是很小很小了。希望還我們的山,還我們的水,讓屯溪老街能看得見山,能夠模得了水。把我們的真實的歷史和文化展現在世人面前 。

        俞濱洋(住房和城鄉規劃司副司長):

        老街這些規劃,是一個高標準高水準的。屯溪按照這樣的思路來加強和提升轉型,我確實看到20年以后里程碑的影子。一個好的規劃有三個方面,有面向世界的國際視野;面對實際它是接地氣的,不是克隆抄襲;面向未來,它是有套路的,是一個組合拳。定性就是針對問題拿出方略。老街這個規劃令我很感動、振奮;定量有指標,定性有風格。我認為這個風格,老的還有新的包括過渡地帶有充分考慮,盡管有的提法有的專家提的也是很有道理。這里有一個大的提法,不是把它當作大的歷史街區,而是名城。從歷史文化名城角度考慮,我覺得很有前瞻性。最后就是定時,有一套實施的措施,非常好。現在非常重要的,就是這個歷史階段,不僅在黃山、安徽,在中國550多個歷史文化街區中,老街我的獨特性, 我的“中國之最”在哪里? 而且這個“中國之最”要和市場捆綁在一起。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一方面不僅僅強調市場,但是另外一方面面對市場經濟,面對市場對資源配置起主導的作用,要考慮到底我們走什么樣的路? 圍結著“中國之最”,乃至于“世界之最”,我們街區在世界歷史文化名城之中,我們到底獨特在哪?如果是在中國是最有特色,有可能吸引全國各地人民來。你要服務的對象是中國人,包括從旅游的角度,在保護的前提下搞旅游沒有問題,關鍵就你有沒有較大的服務能力。你要是“世界之最”,吸引世界的游客,你能吸引多少來?實際上在這條街上賣得最貴的東西,不是當地的東西,是河北的一個手藝人賣的壺,畫的是徽州的風俗。這也是新的業態。傳統手藝還有創作提升的空間。還有烏鎮的保護模式我們怎么學? 烏鎮運用互聯網技術保護,我們可以做什么方面的文章?圍繞這個街區,站在整個名城保護格局下,到底是幾個中景小景。已經有了的,怎么保護好?沒有的怎么點綴?怎么萬綠叢中一點紅?怎么向大家展示,怎么有機地結合?城市修復、生態修復,增綠,增公共空間,增道路、停車場,應該減少開發強度,疏解空間,減少相應破壞。

         

        2.未來老街的三江交匯格局

        趙萬民(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

        目前屯溪老街最值錢的,是老街的山水格局。老街包括建筑、以及老街所改造的、下一步在片區還要做的,都依附在山水上。所以老街的規劃要真正把山水格局說清楚,說明山水格局是如何形成的。而且屯溪、黎陽、陽湖三個片區都同等擁有這樣的山水格局。黃山文化在今后的發展空間里,屯溪有相當大的文化位置、發展位置和歷史位置,要給它提供一個相當大的戰略空間。

        錢川(中規院屯溪老街保護規劃項目組成員):

        1993年第一次提出把三江三岸納入保護之內,這是第一次把整體環境的理念引入到保護之中。老街一直是省級交匯點,屯溪從單一的貿易市鎮向綜合城市轉變,開始于清代。這個時期在屯溪老街南岸,新安江北岸形成三個重要碼頭,而陽湖渡口是和老街聯系非常重要的渡口。三鎮通過水運交通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民國之后,城區老街成為院南地方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當時是三江三岸,從黎陽由西向東逐漸跨江發展,形成一個帶狀街區發展格局。1966年陽湖出現了,三鎮的格局就已經開始形成。新中國成立以后,老街逐步向東進行拓展。1966年開始,老街和陽湖之間興建新安大橋互相聯系;1986年老街開始編制保護規劃,核心范圍得到了非常好的保護。屯溪三江三鎮是共生聚落,他們之間互動發展關系非常緊密。黎陽是三鎮聚落的一個起源,同時也是一個帶狀商街;陽湖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是處于一個自然湖灘和村居宅地特色狀況。

        賈蓉(北京大柵欄琉璃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

        歷史文化街區是我們城市的金名片,但是對于金名片到底怎么去理解它,金名片含義是哪些方面?它可能不只是老的有歷史的,而是承載著這個城市的精神, 是最直接最深刻、最能夠引起人類精神共鳴的地方。我們能夠集結更多精神力量在一起的刷子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從歷史文化街區開始,而且這塊能夠構成城市發展的內核,或者建構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回顧歷史,這個金三角(屯溪、黎陽、陽湖)很重要,它是城鎮村共成村落。以前徽州是無徽不成鎮,鎮是非常重要的地方。現在金三角是否能建立一個城鎮群,成為城市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和未來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圈? 金三角以前就是一個村落,現在變成城市希望區域的一部分。聯動金三角和宏村這些非常有名的鎮和村,形成好的生態,未來提煉和形成更高的城市精神。對于黃山來講,可持續一直都是精神力的體現。現在各個方面已經不缺新的理念。這些新的理念到底對于實踐的指導有多少,轉化到實際成果的有多少? 要有一個實施層面的計劃來保證操作性,可持續性。一個是政策方面, 需要有實質性保駕護航的政策,,一個是全民的教育。 對于實施主體,歷史文化街區都不應該是開發商。

         

        3.保護老街的風貌

        劉仁義(安徽建筑大學教授):

        老街是民國以來徽州地區政治文化中心。規劃要考慮對周邊的交通進行優化,首先確保演江路不能通車。關于徽州餐飲文化體驗區,新的建設形態跟徽州建設形態是有一定出入的。要對建筑風貌控制,屯溪不僅僅是老街,而且老街的周邊不僅僅是老街,要納入城市整體風貌控制,保持徽州建筑風貌持色。

        鐘舸(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

        規劃要探索和建構城市空間構置和技術方法,加強與城市設計的結合, 建立起更加細致、具有針對性的可操作空間控制技術方法。技術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實際上整體保護一個基本方法就是我們在公共空間建立起整個名城和街區的整體性。街巷保護應該成為在規劃控制技術上非常重要的內容。第一個加強對結構性空間保護和控制以及表達;第二個加強形態學的保護,對形式、風貌要進行保護和控制;第三個深化保護導則的編制方法,在保護整治制度方面下,建立起更加全面和覆蓋面大的城市保護要素庫。


        4.項目實施

        楊海嬰(黃山市屯溪老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屯溪老街公司作為一個主體來進行老街項目的實施工作。秉承著整體保護,積極保護的原則,保持歷史文化街區歷史載體真實性,歷史風貌完整性和生活狀態的完整性。一是整體保護;二是對老街旅游基礎設施進行改造;三是交通整治工程,包括內部交通和外部交通以及整個環形的交通,既解決防洪問題,也解決汽車、人流混合帶來的壓力問題;四是消防工程;五是智慧景區建設;六是接待能力的推進工程(目前老街的游客一年大概500萬—700萬人次左右),目前這個客流量對老街壓力非常大,但是周邊沒有人去,所以我們想通過老街改造提升能夠讓更多人停得下來,坐得下來,同時讓老街區域里面能夠容納更多人。對于老街里面相當一部分的危樓公房,把它改造成民宿,讓喜歡體驗徽州特色的人能夠來體驗;七是文化旅游休閑設施建設,沿濱江路改造,針對老街服務設施不足打造差異化業態,解決老街留不住人、業態單一、不夠豐富等問題;八是徽州文化展示,通過建設各種個性化的小型的博物館,還有體驗式書畫、古玩市場,使它成為真正的徽文化展示的窗口;九是文化建設,通過濱江路改造還原一部分老徽州人能看到老河街的感覺,同時再增加一些碼頭的建設,把新安江充分地利用起來,把三鎮三江利用起來;十是業態打造,提高業態,豐富業態,提升檔次。

        朱自煊(清華大學教授):

        濱江怎么處理?要考慮傳統怎么繼承。屯溪老街,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應該轉過臉來了,成為一條休閑街。濱江路是屯溪老街最最重要的臉面。臉面怎么做,休閑上怎么樣,交通的功能和需求如何?這些方面再加強建筑設計、整體設計。在功能上、形象上不要做留下遺憾的東西,我覺得是一個環境的藝術。

        阮儀三(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在河這邊看對面古橋,很難看,都是新建的房子,山這面也是這樣,應劃定保護范圍。可以借鑒上海外灘,上海把外灘控制住,沒有那些新街、洋務樓進來,沒有允許跟它性質不同的建筑進來。地域上考慮,空間上也考慮,建造成一些很好的理想的坊街。

        周萍(陜西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

        基礎先行,要保持生命力和活力。現在讓居民、游客住在過去那種沒有上下水的地方,這是不可能的。技術先行里面可以增加一些與時俱進內容。漸進式發展要保持的就是規劃先行、中間控制先行。

        劉仁義(安徽建筑大學教授):

        歷史街區保護,可能更多地要挖掘一些文化,要注意一些文化傳承。比如說真實性,可以說目前在真實性的指導下做了很多假古董。為了真實,把本來修復的東西,反過來要跟以前的一模一樣,去做假“真”,很多人是這么理解的,包括很多專業的“真”就這么理解的,把假的東西做成真的一樣。比如說基礎設施先行問題,具體實施過程中缺乏技術指導。有些東西要從基礎抓起,如保護規劃問題,要盡量做得科普一點;規劃設計的行業里面,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建筑實施要專業。規劃監督管理十分重要,比如說你生了個孩子,就是丟了,你也不養他了也不管他了,最后變成地痞流氓。做個規劃可能還解決不了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過程中的問題,還要做得更深入,而且還要更具體,尤其是保護規劃做了以后要跟蹤服務、跟蹤落實、跟蹤監督。

        伍江(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副校長):

        對于老街改造提升提幾點建議:一、現在整個屯溪老街保護得不錯。但目前屯溪老街它就是一條街,盡管街邊也有一些商業業態,但是人氣不足。我建議通過增強老街的混合功能來解決這個問題。二、新的老街規劃還是比較拘泥于傳統的保護規劃和保護范圍,規劃要面對未來的建設行為。老街中心,大部分不可以拆,那么這些非拆除性建筑,非常重要。應在規劃中“規范立法”的范圍內增加非建筑類,通過規劃統籌,或者引導來保護這些非拆除性建筑。三、交通是關于老街保護與改造提升的一個瓶頸。四、把跟徽州沒關聯的建筑放到這里是不三不四、不倫不類的。


        5.交通改造

        錢川(中規院屯溪老街保護規劃項目組成員):

        從交通來看,屯溪老街可能和其他地區歷史文化街區不一樣,它本身就是城市有機體的重要位置。怎么樣結合民生考慮這個地方的交通的問題,我們需要從更大的視角,從整個城市的角度來考慮,才能夠解決這問題,而不是單獨把它作為一個景區內容解決。外部交通問題,總規提出來建設一個保護環,現在實際上沒有形成;停車問題更加嚴峻, 整個老街目前停車位是579個。其中沒有居民的停車位,大量車停在延安路和濱江西路,也沒有旅游大巴停車場。雖然說我們在20年中,屯溪老街基礎設施改善是一個樣板,它的成效非常顯著的,但是在新的時期我們要去思考基礎設施如何與老街本身,與老街本身文化發生關系;要利用新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手段,把老街文化反映出來,把它彰顯出來,體現出特色。同時要考慮傳統文化如何展示,徽州文化遺存有機展示,如何激活和提升商業街的商業文化活力,包括傳統工藝的流失,優秀文化活動的流失。

         

        鄭路(揚州市古城保護辦公室主任):

        交通在每一個規劃里面,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一部分。濱江西路,從整個屯溪街區來分析,這條路可以不需要,結合屯溪的山水格局可以改為步行街。對于一個歷史街區,原住老百姓的交通問題是不是在這一地塊解決,還是在大范圍解決問題? 而且這次規劃,雖然是做屯溪老街規劃,至少結合緊密相連的黎陽、陽湖,有些要求可以在那里面配套解決。

        趙萬民(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交通結構,要考慮到結合整個城市規劃發展和老街的保護,老大橋今后應該不太具有現代機動車通行狀態,它應該具有的是古代那種人行的, 或者車馬行的。三個歷史片區要形成環形,第一環是對歷史街區的,包括怎么處理江心洲問題;第二環在北邊打通山的隧道,南邊連接南濱江路,再到西邊文峰路,再到新安大橋;第三環形成城市邊界的發展。

        阮儀三(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

        還要關注老街的人口,現在有多少人流,今后準備多少人流。現在很多老房子都是空的,要考慮到旅游的結構以及業態發展,和來這里旅游的人。

        周儉(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名城學會副主任委員):

        老街作為三江口三個鎮的連接,那種空間關系對屯溪老街中心非常重要,保護一個名城也好,一條街也好。在空間上,應把歷史景觀作為整個把控規劃的大方向。對于濱江路,原來的街和碼頭是一種天然的聯系,如果說把濱江路留著的話,天然的聯系被隔斷了。歷史街區的整體是和山水天連在一起的。濱江路的改造沒有什么難度,必須要做到。濱江路拿走了之后,重建是重點。當年沒有濱江路,都是歷史空間和沿江街巷以及房子包括縱向垂直的房子;有了濱江路,歷史空間吻合度好像弱了,反過來就是城壁太大了,房子少了綠化多了,只是把濱江路當作現代綠化帶。其實在城市中需要一條休閑的甚至生態的一條街。

        現在老街這個路口,走下去下沉, 這個空間形象能夠改變一下。如果能夠有街區過渡好很多 。老街東頭的歷史文化建設,破壞的改變的非常大。規劃要對一些非住宅的甚至包括一些住宅提出空間布局的要求。現在空間系統亂,從新安北路進來是非常大的問題,原來從江邊進來非常順。


        6.業態打造

        萬國慶(黃山市城鄉規劃局局長):

        我們擴大空間讓游客留下來體驗,濱江路必須要改造。如果不改造,老街永遠被延安路、濱江路堵在里面,老街不可能成為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樣板,所以我們做了一個規劃,以問題為導向。關鍵是怎么能確保按照規劃來落實,往往有一個整體和局部的問題,局部利益和整體怎么去平衡?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當時老街有一個木結構的店面被一個浙江人拍下來,進行改造,當時是允許的。從老街看起來還是兩層,但是后面做夾層,然后再往后面老街就看不見了。把木結構全部替換成鋼結構,當時覺得這種感覺很好,能解決里面的衛生條件,建設了廚房、衛生間,滿足生活的要求,當時也是一種方向,但是現在發現不行了。老街有260多戶店面,有將近三分之一,都是按照這種模式改造店面的。規劃部門批的時候不允許再做鋼筋混凝土了,耍了一滑頭,我們曾經有過老街新房屋拆除前必須要由房管部門對原來的產權吊銷,你只有通過滅跡的方式才能進行改造。但是后面缺失了,我們也想對這棟房子采取法律手段,但是無濟于事,他利用周末的時間,一百平方米一夜之間建起來了。這就是我們管理當中一些問題,所以老街的管理就是一個立法問題,一個監督的問題。

        屯溪老街當時在全國是第一個由政府對街區制定管理辦法的地方,1997年建設部規劃司就把《老街保護區管理辦法》作為比較先進的典型轉發給全國,要求推廣。這么多年來老街也一直按照《老街保護區規劃管理辦法》來實施操作,但是在實施操作的時候往往感到力不從心。一定要通過立法形式把規劃強制性內容固化下來,采用人大監督的方式,確保規劃的落實。從老街全國歷史街區來講,如果我們在管理當中不當,肯定會造成一些災難性的后果,比如說體量問題、強度問題、高度問題,都勢必會影響到老街未來的走向。從歷史街區這么多年走過來得到一個經驗,就是強化立法工作,建立歷史街區管理的負面清單制度,只有這樣才有助于把街區保護管理做得更好。

        趙萬民(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理事):

        屯溪老街,街面上都整理得很好,巷子里面、巷子再往后面走,可能就會有一些問題。為什么我們不能把巷子讓老百姓自己來發展、自己來改造提升?讓他們也能夠火起來,讓游客不僅僅是在這一條街上走,而且18條巷子全能夠走進去串起來,這樣子成為一個區域,屯溪老街的旅游就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大大的提升,而不僅僅是在這樣一條街上。現在公眾參與方面做得不足,政府主要是制定政策,把政策研究好了,老百姓自己會去做的。

        伍江(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副理事長、同濟大學副校長):

        屯溪老街是很好很老的,這里賣的東西要有特色,不至于和全國各地賣得一模一樣。但這里面不僅要有種類上的分別,更需要在層次上、檔次上拉開。

        莊春地(周莊旅游發展總公司董事長):

        屯溪歷史文化街區有很大的發展的。它的定位,我覺得還是作為文化旅游商業街。今后這個商品怎么提高?目前它的商品我覺得是粗放性的,要慢慢把它精細化。民宿完全可以做的,這是今后比較大的發展方向,它可以起比較大的作用,可以讓人來體驗,可以在后宅里加強體驗,還可以讓很多原住民回來。歷史街區的保護,要解決原住民的生活。你不要讓每幢房子必須買到,年紀大的人不愿意做敗家子,這是我們中國人一種傳統,原住民要住下來受益就大。在規劃上停車場很重要,不能太遠。

        王飛(新華社記者):

        好的一定要褒獎,壞的一定罰。不得罪破壞古城的就得罪整個13億人。不能部分脫離整體環境談保護,街區式統籌育民,整體運營對整體和空間非常有用。

        楊海嬰(黃山市屯溪老街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老街品質提升由小及大推進,第一步整理魚身,就是老區規劃改造;第二步拓展魚塘,把黎陽、陽湖和老街區域納入統一管理,通過三馬路橋、鎮海橋改造,對包括黎陽IN巷等進行整個統籌;第三步把整個陽湖老城區納入統一范圍,作為真正的旅游城市來打造,統籌進行開發建設,凸顯出山水城市格局。從實施的層面,首先通過立法,通過法律來確定老街保護規劃的權威,保證老街區域的整體的格局、業態,再嚴格按照規劃來進行來實施。其次,在不對老街區進行破壞的前提下,規劃、改造老街的街巷,豐富業態,北連華山,南連新安江,將山水城凸顯出來。對18條巷根據業態規劃進行定位、更新。這個更新不僅是建筑本身更新,而是對業態進行更新,包括增加博物館、書畫館,把徽州文化豐富起來;建立業態示范點,將我市乃至全省全國文化老街,引入老街業態,健康科學發展。再次,從公房入手。老街公房占所有房子面積將近三分之一,將近十萬平方米。通過招租、資金補貼、商業推介一系列形式,鼓勵非遺傳承人入住老街,確定各個不同的展示區,包括徽文化展示、陳列、新安醫藥保健,歙硯徽墨徽筆、徽州三雕,徽菜等。第四,把徽派的藝術元素進一步注入進去。

        第五,將改造后的濱江路作為步行街,作為老街補充的業態。

        作為一個景區來說,我們希望能在屯溪老街,住民宿客棧、看民情街市、品徽州文化、嘗徽菜美食、聽老街故事。

        王學海(上海千年城市規劃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總規劃師):

        結合屯溪提幾點積極的建議。第一,屯溪一直作為一個旗幟性的項目,能不能做一個好的樣本,能不能在管理體制的改革上面,走出一步來。屯溪現在整體的保護體系上面,能不能形成一個專門的部分,把管理和建設分開。然后把保護的管理和日常的政府管理形成比較好的方式。第二,就是產權體制改革,是不是能讓老的公房向社會公開有償招租,讓社會各界的資金,或者各方都來參與這個保護。給予它40年或者更長的使用年限,前提是必須加以保護。第三,在立法立規層面,設定一些保護要求,但是不要寬泛,外形空間,歷史建筑內部使用必須要更新的。我個人不太建議屯溪老街采用黎陽老街這種政府主導開發模式。尤其不要搞成一個開發商來承擔整體的保護工作,不然整體的街區改造項目,有可能會被一個開發商捆綁。

        真的希望不論是在屯溪還是在其他地方,能真正看到屯溪老街的經驗和實力。